今日热点 > 正文

关于殷商文化的论证与思考

2020-10-26 16:46:58  来源:商丘日报


商丘地处中原,古为豫州之地。这里土地肥沃,交通便利,适宜人类繁衍生息,故此在这里产生了以殷商文化为代表的灿烂文化,使之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圣贤文化的根脉之地。这正如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所总结的那样,这里有“先王遗风,厚重多君子”。从殷商文化影响的范围和时间看,我们挖掘研究和传承创新殷商文化不仅具有地域性,有利于促进商丘历史文化研究和旅游事业发展,而且还具有全国的整体性,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民族文化自信, 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商丘作为殷商文化之源,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占有独特的优势,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 、如何认识“殷商”

(一)“殷”是殷商部族居住最长的地方。殷地从有文字记载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华夏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从最近发掘的虞城县“马庄遗址”中发现了距今约六千年的文物。殷是古代地理区域的概念, 禹帝时代划为豫州,其分野的宿星在心星、商星,泛指淮河以北,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 是殷商部族的主要活动区域。早在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喾就开始居住生活在这里,并将其都城亳建在这里,即今商丘古城南 20 多公里的高辛镇。高辛是颛顼帝封给帝喾最早的封地,其地名几千年没有改变(现有帝喾陵),后帝喾将其子殷契迁至商丘。商丘是殷地的一个地方,其中的一部分,《诗经·商颂·玄鸟》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这说明殷是商部族居住的地方。到舜帝时, 殷契因帮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为殷商部落的首领,赐子姓,封商,从此开始殷契就成为商部族的先祖。到夏朝殷商部落又被封为具有代伐其它小诸侯国权利的方国,如“商伐葛”等。

(二)“殷”是殷商族建立的中国第二个奴隶制国家的国号。夏朝到了夏桀时期, 商汤通过以有道伐无道的“商汤革命”,推翻夏朝建立起我国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其国号以其长期生活居住的殷地的“殷”为国号, 把前朝夏所封的“商”作祀祠先祖的殷商族的徽号。这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和台湾李定一教授所著的《中华史纲》等许多历史文献中均称,成汤代夏后的国号是“殷”, 如在《史记》中有殷本纪而不称商本纪。这就是说,在夏朝商作为诸侯国称“商”,而到殷朝商部落就改称为“殷”。后来人们为了加重表述,也有将殷朝称之为殷商的,还有的为了强调殷朝创立者的商族,而将“商” 代称为殷朝国号的等。

(三)“殷”成为殷朝晚期都城的代名词。为了避免水患和政治管理的需要,殷朝多次迁都,到第 18 任王阳甲时已将殷都迁到非殷地的大河以北的奄(今曲阜), 在第 19 任王盘庚时又将殷都迁回原祖居殷地亳,即成汤时的都城,史称“盘庚迁殷”。盘庚迁到原祖居殷地亳之后, 修缮了成汤的故宫,遵行成汤的政令。此后百姓们渐渐安定,殷朝的国势又一次兴盛起来。因为盘庚遵循了成汤的德政, 诸侯也纷纷前来朝见了, 形成《盘庚》三篇历史文献。再到后来殷朝到第 25 任王武乙时又将殷都迁到大河以北,即现在安阳的小屯,此后殷朝的都城就以国号“ 殷” 而代之。殷朝后期的“殷”既是殷朝的国号又是殷朝都城的称号,直到最后一任王辛纣殷朝灭亡。在 1928 年安阳小屯发现殷都城遗址,故称之为“殷墟”。

(四)“殷”字的含义。由于殷地是华夏民族长期居住地,其“殷”字的含义十分丰富,它集中体现了殷商部族所创造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精髓。根据《康熙字典》《说文解字》等典籍记载,“殷”字本义为盛乐, 引申为盛大、众多;又引申为正、中等。“殷”作为名词是朝代号,如殷朝;是姓氏,如殷契。“殷”作为形容词,形容盛大、富足、富裕,如殷富、殷实;作为颜色为红黑色, 如“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作为副词, 表示情意深厚、周到、众多,如殷切期望。作为状词,形容雷声,如“雷声殷殷”。作为动词,表示震动,如“车骑雷起,殷天动地”等。从上述文字来看,“殷”字是对殷商族历史文化最高度的集中概括,有许多文化基因传承至今,如现在商丘一带群众所常说的“中”“正好”等方言都来源于殷商上古文化。

从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来看,“殷”作为地域是殷商族的主要生存活动地,商汤建立王朝的国号,即殷朝。“商”是上古五帝之一的舜帝赐给殷契的封地,禹帝所封给商族的诸侯国国号,殷朝建立后“商”成为殷商族的徽号,祭祀先祖的地方。“商”如果作为一般氏族,可称为商族、子姓、殷氏。

二 、殷商文化发展的四个时期

从上古至今,以商丘为中心的殷商文化大体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一)先殷商时期。从帝喾在殷的高辛建都毫开始,至公元前 1600 年商汤灭复建立殷朝,其间约 400 年的历史,主要代表人物有华夏文明始祖帝喾,有施教五伦的商祖契、有训马扩大生产力的相土、有训牛诚信经商的王亥、有与时俱进敢于革命的成汤等。这个时期是殷商文化产生并逐步丰富完善的时期,并对商周围的诸侯国产生深刻影响。

(二)殷朝时期。从公元前 1600 年殷朝建立至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灭殷纣,历 时 554 年。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商武王成汤、元圣伊尹、太宗太甲、殷道复兴的盘庚、高宗武丁、敢于改革并骄纵失国的辛纣等。这个时期是殷商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并成为全国主体文化,在各地得到推广普及。

(三)殷宋时期。从公元前 1040 年周天子封微子建立宋国开始,到公元前 286 年宋国被灭,历时 754 年,主要代表人物有创立“仁德”文化的微子、爱民如子的宋戴公、六次行“仁”的宋襄公、三命而俯的正考父、孔子先祖孔父嘉、实行政治改革并骄横失国的宋康王等。在这个时期商文化并没有随着殷朝的灭亡而消失,而是得到了较好传承、革新和发展。以殷商族为主体的宋国, 在周围周朝姬姓诸侯国的挤压下,能生存发展 700 多年,而且还成为全国经济发展中心和文化高地,产生老子、墨子、庄子、惠施等思想家,成为道、儒、墨、名四大学派思想的源头,诸子百家争鸣的圣地。

(四)宋后时期。从公元前 286 年宋国被灭至清朝末年,在这历史长达 2000 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殷商文化逐步溶化为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三大体系,以圣贤经典为标准,以圣贤人物为榜样的圣贤文化逐步成为社会的主导文化。作为华夏圣贤文化根脉之地的商丘一带,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使许多优秀文化在这里得到传承创新和发展,仍是全国文化建设的高地之一。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和引领下, 促使商丘发生了许多可改写华夏历史的重大事件,如汉梁孝王“平七国之乱”、唐张巡 “睢阳保卫战”、宋赵匡胤再建宋朝、赵构在南京(商丘)登基等;在文化方面有汉二戴的经学、“江郎才尽”的江淹、宋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清“雪苑诗社”等都在全国产生过较大影响,为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作出了特殊的重大贡献。

三、殷商文化的主要遗产

殷商文化从狭义上讲, 它是以殷商族为主体所创造的物质文化遗存,作为源头包括先殷商时期、殷朝时期和殷宋时期的约1800 年的历史,在其间她创造了灿烂的殷商文化,其内容可谓博大精深,现从首创方面列举如下几个方面:

(一)首施“中庸之道”。在殷地首先建都称亳的是商祖契之父帝喾,他是上古五帝之一,他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根基。他 15 岁开始辅助其叔颛顼帝,30 岁得帝位。他顺应天时,知道百姓之急需,仁厚而威严,慈爱而笃实,取地指财物而节制使用,教养百姓而顺性利导,施政不偏不倚,秉持中庸之道而平治天下,后人称赞是日月所照,风雨所至的地方,没有不来听命的。

(二)首推“五伦之教”。商族首领契被舜帝命为司徒,主管教育,他以循循善诱的方法,以恭谨的态度布施五教,努力使百官亲睦,人们五伦得到驯顺,使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首创“以物易物”。商第 7 任君王亥通过驯牛,促进生产力发展,他赶着牛车将剩余物品到外地以物易物,开展诚信交换,首创商业贸易之先河。王亥经商现已进入中学教材。

(四)首开“革命先河”。商第 14 任君成汤,以仁道治天下,使众诸侯人民所敬仰。他顺应民心天意,做到与时俱进,开启以有道伐无道之先河,通过“商汤革命”推翻了无道昏君夏桀,建立起我国第二个奴隶制帝国殷朝。他在宰相伊尹的辅助下,大力推行仁政,实施以德治国,为此伊尹写有《咸有一德》。这是中华文献中第一部以德治国的论著,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五)首禁“一网打尽”。这在当时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商汤的仁德惠及禽兽; 二是指在商汤时就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禁止竭泽而渔,这在“网开三面”的故事中得到体现。这是商部落能得到迅速崛起的重要策略。

(六)首提“治国如烹”。在商作为诸侯方国时,宰相伊尹向汤王提出“治大国如烹小鲜”,强调治理国家要尊重民众的意愿, 不要人为多折腾,治大国如煎小鱼一样不要不停地去翻它,要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

(七)首立“仁德文化”。周伐殷在一定意义上说,伐的不是殷朝,伐的主要是无道的昏君纣王。周朝对殷商的先进文化总的是接受的,在殷纣王兵败自焚后,周武王对殷朝旧贵族还是尊重的,先封纣王儿子武庚为诸侯王,即使在武庚叛乱被平后,对殷商后人并没有过多加害,又尊封纣王的长兄微子启为宋国公,成为“三恪”之一。微子在殷商原祖地,今商丘一带建立宋国,成为宋国第一位国君,其都城已探明在现商丘古城城下,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微子作为殷朝“三仁”之一,是殷商文化的集大成者,以仁德著称,在他们的促使下殷商文化在宋国得到传承创新和发展,特别是他创立的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仁德文化对全国影响很大,后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现商丘已被命名为“中国微子文化之乡”。

(八)首阐“五行理论”。周武王推翻殷朝后,封殷“三仁”之一的箕子于朝鲜, 不与臣子看待。在周武王询问其治国之道时, 箕子则首先阐明了认识事物的“五行理论”, 具体阐明了水是往下润湿的,其味必咸;火是往上燃烧的,其味便苦;木性能曲能直, 其味就酸;金属可任凭人意而改变形状,其味则辣;土壤则可种植五谷,其味必甜等, 加深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丰富了华夏优秀传统文化。

(九)首举“仁义之师”。宋国以仁义著称,其重要代表人物是宋襄公,他一生六次行仁,在各诸侯国产生很大影响。这在楚宋“泓水之战”中得到体现。尽管在这次战役中宋军失败,但宋襄公却赢得了仁义之师的美名,虽败犹荣。宋襄公的这种仁慈之心、贵族风格得到弘扬,受到了其他诸侯国的尊重。这种仁慈、仁义、大爱高于一切的思想理念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利于宋国地位的提高,从长远意义上看其效果远远大于这场战役的胜利。故史圣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宋襄公临大事而不忘大礼,世之君子对他颇有赞美,这也有感于社会礼义沦丧,莫不为之痛伤惋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在殷商民族发展历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殷商民族光辉的历史成就从其创造并不断完善发展的殷商文化中找到答案,如在夏朝殷商族在当时上万个诸侯小国中能脱颖而出,以其先进的文化凝聚起本群族精神力量,逐步发展壮大,最后推翻强大的夏王朝,建立起自己的殷朝;再如,在周朝不大的宋国,在周围姬姓(皇族)诸侯国的挤压下不仅能生存 700 多年,还一度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其凭借的也是殷宋以仁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文化作为民族的灵魂,对民族的兴衰存亡意义深远。

(作者系商丘市政协常委、商丘殷商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文章关键词: 责编:

相关阅读 换一换

今日热点

商丘市2022年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 商丘市2022年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

精品原创

永城市演集街道时庄文化艺术村举办三月三雅集盛会 永城市演集街道时庄文化艺术村举办三月三雅集盛会

读图时代

地市直通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